“五良融合”绘制夏粮丰收美丽画卷-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4 08/ 21 09:09:02
来源:西安日报

“五良融合”绘制夏粮丰收美丽画卷

字体:
  

临潼区小麦机收现场。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夏粮,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先锋军”,其丰收与否事关全年粮食生产安全。

  2024年,我市夏粮生产再传捷报——以209.14万亩的种植面积、342.9公斤/亩的单产佳绩,实现了71.72万吨的总产量,增速不仅领跑全省,而且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

  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围绕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五良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集成农技 “五良”加持促丰收

  近年来,市农技中心坚持“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战略方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立足关中灌区耕地资源周年高效利用,通过种子、耕地、农艺等多种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系统集成,不断总结完善关中灌区小麦—玉米“吨半田”技术模式,提高生产应用的稳定性,打造一批小麦玉米两季亩产吨半的示范样板。

  6月6日,由省农业农村厅多位专家组成的团队,对位于我市阎良区武屯街道杨居村的500亩小麦玉米“吨半田”高产核心示范田进行现场实收测产。

  经过实地测量和称重计算,该示范田小麦平均亩产达到761.97公斤——标志着我市500亩(以上)小麦连片单产首次迈进700公斤大关,刷新纪录!

  不仅如此,我市还在“吨粮田”主推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吨半田集成技术”,该技术集成在高陵区、周至县、鄠邑区等地的9个“吨半田”推广应用。

  记者了解到,临潼区是我市粮食的主产区之一,拥有9万亩高标准农田。

  今年,临潼区油槐街道南张村万邦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田同样喜获丰收。这片示范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王东教授团队联合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指导创建的小麦玉米两熟“吨半粮”技术示范田。

  今年6月中旬,专家组在麦田现场实勘,实收随机选取的2个样点,亩产分别达到791.51公斤和752.53公斤。

  “这片示范田种植的小麦品种为‘郑麦1860’,集成了有机肥部分替减化肥、滴灌、水肥一体化、联合精密耕播、分层施肥、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亩产也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水平,较往年传统种植模式有了显著提高。”在测产现场,王东教授介绍说。

  “跟往年比起来,今年小麦的产量取得了新突破,每一个种植阶段的付出都有收获!”万邦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小民介绍道,今年夏粮从种到收的每个关键阶段,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市、区农技推广中心农技人员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王东教授团队都深入田间地头,为小麦生产提供全程“保姆式”的技术服务,从品种筛选、耕作播种、施肥灌溉到病虫害防治等全生产环节,都进行精心指导。

  “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的加持,让麦子像孩子一样在专家和农技人员的‘呵护’中成长,迎来丰收。”张小民高兴地说。

  长安区王曲街道中江兆村的麦田。 (资料图片)

  “良机”发力 为夏收保驾护航

  今年5月,市农机部门发布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措施,指导农机手科学开展小麦收获作业。

  夏收期间,我市设立全天候农机服务接待站43个,调度准备各类农机具7.8万余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4200台、玉米精量播种机6160台,成立48支应急抢收队……

  农机鸣响,颗粒入仓。今年,西安数智农机智能调度平台首次应用,该平台依托西安智慧农情监管平台,以智能农机装备、物联网感知设备为基础,采用“空天地”航测遥感、卫星定位、北斗导航、5G等先进信息技术,强化大数据分析、大模型应用,为1500台(套)小麦收割机安装北斗定位设备,实现农机位置实时监控、农机作业面积统计、应急保障等功能。

  “三夏”期间,在鄠邑区五竹街道赵王镇,现代化小麦联合收割机应用了“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和“鄠邑区智慧农机指挥调度平台”接单作业。

  据鄠邑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鄠邑区通过调运检修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玉米播种机、烘干机等农机具,满足夏收秋播的用机需求;发放跨区作业证326份,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5个,建立小麦收割应急作业服务队18支,组织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开展农机安全培训,让“良机”发力,为夏收保驾护航。

  高陵区农机部门则通过精准摸排,根据小麦收割开始时间、机具对接及缺口情况,为农户协调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具,指导农民抢抓时间做好烘干晾晒工作,确保小麦增产、农民增收。

  “五良融合”不仅是我市夏粮丰收的“法宝”,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将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积极贡献力量。(记者 骆妍)

【纠错】 【责任编辑:汪艳 】